据玉溪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7年末,我市公安年末户籍总人口219.0万人(不含澄江县阳宗镇),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36.3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6.58%;65岁以上老年人23.1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0.54%。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市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基于人口老龄化加快的时代背景,如何提高疾病多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我市于2016年开始了“医养结合”的探索实践之路。 “医养结合”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把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实现“有病治病、无病养老”的一种新型养老保障模式。为了顺利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助推玉溪医养结合事业发展。 经过近两年的试水,我市医养结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市兼具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养结合机构3家,设有养老床位290张,医养结合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医养一体化”模式正在逐渐发展与完善。 试点先行 多种模式稳步推进 2016年12月,我市峨山、元江两县被确定为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县,其中峨山县医养结合试点被纳入市政府2017年20项重要工作重点推进。2017年6月,红塔区被确定为市级试点,其余县(区)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试点。目前居家型、互助型、融入型和引入型医养结合模式在我市均已开始起步发展。 每天早上,峨山县中医医院的医生都会对隔壁中心敬老院的70多名老人开展查房体检。“这里的老人有些身患残疾,有些长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定期进行查房体检,一旦发现他们病情变化,我们便可及时干预治疗。”峨山县中医医院副院长张雪娟介绍,不久前敬老院有一位老人不慎摔倒,头部流血,这边的医生护士马上用担架将其抬过来救治,医养结合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峨山县以县中医医院过渡性搬迁安置为契机,探索中医医院与县民政局社会福利中心合作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预防、医疗、养老、养生”深度融合的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投入项目配套经费150多万元,在县社会福利中心成立“峨山彝族自治县中医医疗养老护理中心”,与中医医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医院设置了养老床位,建立医护人员、入住老年人管理制度,拟定入住老年人协议、护理工作流程、查房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15项,为入住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中医保健操教学,对有医疗需求的老人实施绿色通道救治。”张雪娟说。 87岁的严春兰膝下无儿女,因股骨头坏死,无法正常行走,住进了该医疗养老护理中心,饮食起居有了着落,病情也逐渐好转。“医院的医生经常过来给我看病,我要是脚肿了或哪里不舒服,他们立即介入治疗,吃药也都在他们指导下规范进行。”严春兰告诉记者,平时护士还会帮助她做一些康复训练,“对于我这种独居患病老人,住在医院养老让我活得更安心。” 峨山彝族自治县中医医疗养老护理中心属于典型的融入型医养结合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加强深度融合,在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中设置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养老及医疗卫生服务,满足入住老年人有病治病、无病养老需求,实现医养互补。 而在医养不具备深度融合条件的地方,目前主要采取互助型医养结合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医疗卫生服务协议,按照属地化、互利互惠、就近就便和双向选择的原则,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定期巡诊、疾病诊疗、中医药养生保健、理疗及转诊绿色通道等医疗卫生服务。 新平县新化乡卫生院与乡敬老院就是互助型医养结合模式的一个成功例子,乡敬老院与乡卫生院和新化村卫生室签订医疗卫生服务协议,为53名入住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的诊疗服务。 “我们的村医固定在那边上班,老年人有什么病痛,村医会第一时间给予治疗,若病情严重村卫生室无法救治的,乡卫生院的救护车立即进行免费接转。”新化乡卫生院院长兼党支部书记杨光耀说。 新化乡敬老院距离乡卫生院虽然只有不到一公里的路程,但这段路陡坡较多不便行走,乡卫生院专门为住在这里的老年人安排了救护车接送。为了减轻这些老年人的负担,卫生院还为看病的老年人先行垫付自费部分费用。“这笔固定资金大概有一两千元左右,敬老院的老年人基本不用怎么花钱就可以看病,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看完病后我们去民政局报了账,又把资金给填上,以备下一次使用。”杨光耀告诉记者。
记者来到新化乡敬老院,看见敬老院与村卫生室就在同一个院子,卫生室有几名老年人在打针,更多的老年人则围坐一起等待体检。乡敬老院院长李国富告诉记者,医务人员每次过来义诊都很受欢迎,他们不仅提供健康咨询与指导,还会携带药品发放。对于部分重点人群,更是定期随访,根据病情调整指导用药。医养管理精准化较好地满足了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60个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医疗卫生服务协议,占全市70个养老机构的85.71%,互助型医养结合模式在基层卫生与养老机构间广泛推广。 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我市很大一部分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因此社区层面的居家型医养结合模式也是医养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市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融入社区、进入家庭,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平台,把65岁以上老年人列入重点签约对象。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和社保资金支持,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体检、慢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娱乐、棋牌、就餐等日间照料服务。如红塔区玉兴街道新兴社区、高仓街道高仓社区,通海县秀山街道大树社区、六一社区等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医疗卫生服务和日间照料服务。 医养结合还需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引入型医养结合模式应运而生。我市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康复、护理、养老服务领域,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高端医养结合机构以及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健康、养老需求。
2018年7月,玉溪百信医院经红塔区民政局批准成立医养融合中心。目前百信医院养老中心设置床位100张,以基本养老为基础,以医疗服务为重点,为失独、失能、半失能和全自理人员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等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该养老中心傍山而建,设立了阅览室、文娱活动室和室外花园,老人们在里面休闲康养,安享晚年。对于他们来说,这里是一个养老之处,更是一个医疗之所。 今年87岁高龄的张家祥是第一个主动报名入住的,他身患心脑血管疾病,病发时十分危险,常常需要住院治疗。子女忙于工作无法日夜照料,住在医院的养老中心,解决了他和家属的难题。“医院每天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有什么指标不正常马上通知主任医师会诊,若需要住院治疗,立即启动医保,都不用来回折腾家人。”张家祥说,“老也养了,病也看了,现在病情整体稳定,生活也更安稳。” “医院配有检查设备和理疗健身器械等医疗设施,老年人在一栋楼里就可完成多科室会诊、检查、治疗、养老。”养老中心主任郭青松说,这种医养结合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及其家属。 据了解,部分县(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元江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元江县医养结合省级试点县建设实施方案》,出台了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医养结合机构的政策措施。由云南建投集团投资建设的集休闲、娱乐、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生、医养服务为一体的果香四季温泉休闲旅游度假区,目前正在建设当中。 负重前行的新兴养老服务模式 通过近两年的尝试与探索,我市医养结合事业蹒跚起步,实现了零的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在组织保障、政策引导、管理手段、服务水平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新平县中医医院充分利用中医药特色优势,于2015年成立老年病科,并列入市级重点专科。依托老年病科,2016年4月开设老年人康复护养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设置养护床位16张,配备医生2名、护士5名,为失能与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全程托护和生活照料。遇有突发病和急症,同样通过“绿色通道”直接住院治疗,保证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 “探索实施医养结合模式以来,医院在这块亏损的金额已经超过60万元。”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坦言,新平县中医医院老年人康复护养中心对全失能老人收费每人每月3720元,生活全自理人员每人每月1950元,运营3年多来收入92万余元,人员工资加其他支出共计170余万元,医院贴补60余万元。 不仅是新平县中医医院,记者走访多个医养结合试点发现,大多数医疗机构目前都在亏本推进医养结合。“医养结合投资周期长、利润率低、资金回笼慢,现有的医养结合模式经济效益优势尚未显现,实力不济者难以维系。”据玉溪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资金缺乏不是个例,是普遍存在的困难。如红塔区大营街中心卫生院在市社会福利中心设置老年疾病医疗康复区,算上值守医护人员、医保网络费、耗材等支出,全年也要亏损大约33万元。 此外乡村卫生院所承担乡镇养老机构和居家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需定期到养老机构巡诊和上门开展医疗保健服务,除仅有的基本公卫服务补助,其余资金由基层医疗机构自行解决,很难长期坚持下去。 政策保障不力,导致参与热情不高是医养结合推进中的另一难题。养老服务与卫生医疗服务从政策上没有突破,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医养结合发展的配套政策不健全,土地、税收、金融、保险、财政等政策保障有待加强整合,对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的扶持也有待加强。 同时医保对接门槛多,高额的医保接口费、网络服务费、维护费等费用给使用者造成了负担。如红塔区大营街中心卫生院在市社会福利中心设置老年疾病医疗康复区,开通医保每年共需4.7万元。 而以疾病医疗为主的现行医保支付政策缺乏针对老年疾病医疗护理的政策保障,老年人长期护理、家庭病床等未纳入医保报销,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恢复期、失能失智患多病种和临终关怀老年人长期住院受医保政策制约。这些因素造成了医疗卫生机构、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医养结合的热情不高。 医养资源紧缺、发展后劲不足是医养结合的又一难题。医疗资源短缺,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十分短缺,看病难的问题依然突出。基层医疗机构承担基本公卫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扶贫、家庭病床等工作,人少事多的现象突出,导致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受限。 “信息化建设滞后,医养服务质量不高也是医养结合面临的现实难题。”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民政部门的“爱心通”助老服务信息平台与卫健部门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平台未能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产品在医养服务中的应用水平不高,健康养老信息系统以及智能终端产品在医养服务中的运用未得到推广普及,服务老人的健康、生活、应急等信息获得缓慢,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质量不算太高。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医养结合”虽刚刚起步,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加快推进医养结合事业,提高老年人养老质量,相关部门建议,我市还需朝着高位推动、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培养人才、分类实施这几个方向迈进。 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把医养结合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健康玉溪战略统筹推进。要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关键在于“火车头”的带动作用。因此需要成立专业的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单位在医养结合工作中的职责,切实加强对医养结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政策保障、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高位推动我市医养结合试点工作。 同时,需完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参与。把医养结合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出台、完善一系列配套产业政策,全方位、系统性促进医养结合事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切实解决社会资本进入及运营中的政策障碍。同时,充分发挥玉溪市生态环境好、气候温和、交通便捷的优势,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引入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还可加大对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的补助力度,以及对公办医疗机构开办的养老机构或公办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给予3到5年过渡期的床位运营补助。此外需要制定针对老年疾病医疗护理的医保政策,拓宽老年疾病的报销病种,增加报销额度,延长住院天数。 针对医养结合推进者呼声较高的资金难题,各级财政需加大对医养结合事业的经费投入,确保医养结合机构正常运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给予基层医疗机构为老年人签约服务专项补助,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形式给予医养结合机构人员工资补助。同时市、县(区)财政应保障必要的医养结合试点经费和运营经费的投入,确保医养结合机构正常运转,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此外还可探索老年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建立以医保政策为主体、老年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为补充的健康养老保障机制,促进医养结合事业发展。 人才欠缺是制约医养结合向前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需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根据医养结合发展需要,研究提出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医养结合专业人才需求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促进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发展。 稳步发展医养结合,还需分类实施,构建医养结合协调发展体系。加快完善机构服务、社区服务、家庭服务、“候鸟”服务、高端服务等多元化医养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严格规范管理,改善“托底”医养结合;构建“互联网+医养”,提升居家老年人社区医养服务能力;在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或康复科,发挥优质资源优势,做好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康复护理和老年急危重症的救治;结合玉溪实际,推进中高端医养服务业发展。发挥玉溪市生态环境好、气候温和、交通便捷的优势,加强养老、房地产、旅游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候鸟式养老、旅游养老等新兴业态,引导养老项目与区域内闲置楼盘、度假村和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推进中高端医养服务业发展,满足区域内外工薪阶层及高端消费老年群体的医养服务需求。(玉溪日报记者 马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