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中国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初步扭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12-07
此后的2015年,中国进一步提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

  客户端北京10月31日电(冷昊阳)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对的严峻挑战。在31日举行的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称,2017年,中国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约46%,已超过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转。

资料图:生态环境部。 记者 贾天勇 摄 资料图:生态环境部。 记者 贾天勇 摄

  根据今年3月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职能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转至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在机构改革后,两部门如何顺利划转衔接,下一步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如何开展,受到社会关注。

  在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李高称,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政府部门间积极配合,也需要地方的贯彻落实。应对气候变化职能从国家发改委转至生态环境部,需要在统筹协调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并与其它部门充分协调,以形成政策合力。

  “机构调整后,为我们提供了体制机制的完善,有利于更好地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更好地统筹协调,做到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治理协同增效。”李高称。

  在谈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目标时,李高介绍,在2009年,中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的目标。

  此后的2015年,中国进一步提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的目标。

  李高透露,据测算,2017年,中国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约46%,已超过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转;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3.8%,有望完成到2020年的目标;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中国森林蓄积量达到151亿立方米,为实现中国2030年气候行动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高称,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之间的协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体制机制,强化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队伍建设。

  此外,李高还表示,生态环境部将着眼于落实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目标,加强行业和地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出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发挥环保督察对落实目标的促进作用,推动在重点行业设立碳排放标准,强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完)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